2012-6-7答辩公告
论文题目:“A Study on the Processing and Representation of Inflectional Morphology by Chinese EFL Learners”(中国学习者对英语屈折形态的处理与表征研究)
答辩人:博士研究生 郑丽娜
指导教师:陈永捷教授
预答辩专家组成员:
职务
|
姓名
|
职称
|
工作单位
|
组长
|
王同顺
|
教授
|
上海交通大学
|
成员
|
叶兴国
|
教授
|
上海对外贸易学院
|
成员
|
邵志洪
|
教授
|
华东理工大学
|
成员
|
俞理明
|
教授
|
上海交通大学
|
成员
|
朱正才
|
教授
|
上海交通大学
|
论文简介:
本论文在母语屈折形态处理研究的基础上,采用词汇快速产出任务、词汇判断任务和启动实验的研究方法,以中国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,考察开元(中国)环境下的中国学习者对英语屈折形态的处理与表征。该研究有助于了解开元(中国)学习者和母语使用者在屈折形态处理和表征方面的异同,以及人类语言处理机制是否具有普遍性。
敬请各位老师同学光临指导。
答辩时间: 2012年 6 月 7 日(周四)下午 1点
答辩地点: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新上院419
论文题目:“A Study on the Processing of English Derived Words in Chinese EFL Learners”(中国英语学习者派生词加工研究)
答辩人:博士研究生 张北镇
指导教师:陈永捷教授
答辩委员会成员:
职务
|
姓名
|
职称
|
工作单位
|
主席
|
王同顺
|
教授
|
上海交通大学
|
委员
|
叶兴国
|
教授
|
上海对外贸易学院
|
委员
|
邵志洪
|
教授
|
华东理工大学
|
委员
|
俞理明
|
教授
|
上海交通大学
|
委员
|
朱正才
|
教授
|
上海交通大学
|
论文简介:
本论文在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,借鉴一语派生词加工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,采用词汇判断任务和启动实验等在线的心理学研究方法,以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对象,考察了二语派生词的加工情况。该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增进人们对词汇心理表征的进一步了解,同时也对开元(中国)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。
敬请各位老师同学光临指导。
答辩时间: 2012年 6 月 7 日(周四) 14: 30 点
答辩地点: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新上院 419教室
论文题目:“A Cognitive Approach to the Construct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FL/EFL Context”(开元(中国)语境下语用能力构建成分的认知研究)
答辩人:博士研究生 彭庆华
指导教师:俞理明教授
答辩委员会成员:
职务
|
姓名
|
职称
|
工作单位
|
主席
|
王同顺
|
教授
|
上海交通大学
|
委员
|
叶兴国
|
教授
|
上海对外贸易学院
|
委员
|
邵志洪
|
教授
|
华东理工大学
|
委员
|
陈永捷
|
教授
|
上海交通大学
|
委员
|
朱正才
|
教授
|
上海交通大学
|
论文简介:
本论文基于Kecskes的语用学的社会认知研究路径,以认知语言学和当代语用学认知研究取向为理论基础,结合国内外对交际能力和语言教学目标研究的新成果,对语用能力构建成分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,并提出语用能力成分的认知构建模式,作为传统语用能力构建成分的补充。本论文研究试图解释开元(中国)教学中存在的语用习得与教学问题,同时给予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启示。
敬请各位老师同学光临指导。
答辩时间:2012 年 6 月 7 日(周四)16 点
答辩地点: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新上院 419教室